在印刷包裝企業中,紙張、油墨、版材、膠片、潤濕液、膠粘劑、上光油和洗車水等是印刷過程中重要的原輔材料,是印刷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,也是印刷過程中污染物的重要來源。 其中,印刷廢水的主要污染物是顯影廢液、油墨、淀粉顆粒、少量不溶性雜質,以及印刷機械設備維修過程中產生的清洗液殘渣和廢油等。除含酸堿、高色度外,還具有高COD(化學需氧量)的特點。一般生活污水的COD接近800mg/L,而印刷廢水的COD在2000mg/L以上,比一般工業廢水處理難度更大。 為進一步推進企業綠色化進程,提高環保水平,我公司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,分析總結了印刷企業污水的有效處理方法和回收利用技術,在此與大家分享。 綜合廢水處理的總體思路 目前,印刷廢水的處理方法很多,如混凝氣浮-微電解-SBR法、混凝氣浮-接觸氧化法、混凝沉淀-水解酸化-生物接觸氧化法、混凝沉淀-一體式膜生物反應(MBR)等。使用以上方法均能讓廢水排放達到標準要求。 我公司廢水綜合處理的總體思路參考了以上方法,并根據自身情況進行了優化,最終采用格柵過濾-混凝氣浮-接觸氧化法-膜生物反應(MBR)-管道式紫外消毒的一站式污水處理循環利用處理工藝,并對雨水和景觀水池的變質水進行過濾和管道紫外線消毒,實現循環利用,從而達到污水零排放。 綜合廢水處理的具體方法 01 生產廢水前處理 圖1為生產廢水預處理工藝流程圖。生產廢水通過不銹鋼濾網截留污水中的漂浮物,再進入生產廢水收集池。待處理廢水由提升泵送至氣浮裝置,在氣浮裝置中加入絮凝劑(PAC)和pH調節劑(NaOH),通過空氣產生大量的微氣泡,使懸浮顆粒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,為了使固液分離,固體顆粒被提升到水面并被刮渣機清除。在這一環節,控制生產廢水的pH值非常重要,它不僅關系到廢水預處理整個過程的穩定性,保證水質達標,而且可以節約混凝劑的用量,降低印刷廢水處理成本。 圖1 生產廢水預處理工藝流程圖
池底廢水排入水解酸化池。廢水在水解酸化池中的反應可分為兩個階段: 第一階段為水解酸化階段。水解槽中的細菌在細胞外酶的作用下,將復雜的大分子和不溶性有機物分解成小分子和溶解性有機物,然后滲透到細胞內產生揮發性有機酸、醇、醛類等,這樣廢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,便于后續的生化處理; 第二階段是產氫和乙酸階段,在產氫和乙酸菌的作用下,第一階段產生的各種有機酸分解為氫和乙酸,有時可能還會產生二氧化碳。
|